世界艾滋病日是几月几日,2021年是第几个艾滋病日?

口口导航网 文章阅读 222 0
世界艾滋病日是几月几日,2021年是第几个艾滋病日?-第1张图片世界艾滋病日是几月几日,2021年是第几个艾滋病日?-第2张图片 2021年11月30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给学生们讲解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 (视觉中国/图) 在与艾滋病“鏖战”40年后,人类正计划在2030年彻底消除这种令人“闻之色变”的传染病。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此前一天,#老年艾滋病患者比例在增加#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短短3小时内获得近7000万阅读量。 事实上,自1981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第一次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首次分离出致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开始,人类在针对艾滋病的检测、预防和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虽然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防止HIV病毒感染的疫苗,但可以通过药物进行预防阻断与有效治疗。 如何有效减少HIV病毒传播仍是难题。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共有105.3万艾滋病毒感染者,累计报告死亡35.1万人,新发艾滋病毒感染人数、诊断延误、主要人群的艾滋病毒风险继续上升。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门诊主任孙丽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前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途径还是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同性传播占23%,其他74%都是异性感染,青少年、老年人这两个群体(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2005年之前,我国HIV新发病例一直以注射毒品和经血途径为主。近年来,注射毒品和经血途径导致的HIV传播得到显著控制,但性传播病例却快速上升。尤其是青少年、中老年两大人群的感染者比重攀升的现状,被形象比喻为“两头翘”。 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预措施,继续强化青少年性教育和防艾抗艾知识宣传,是当前摆在疾控人员面前亟须正视的一道难题。

中老年感染者比重攀升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中疾控艾防中心)2021年7月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中,50岁及以上病人占比上升非常明显,已从10年前即2011年的22%,上升到2020年的44%。60岁以上的报告病例,也从2010年的7.4%,上升到2019年19.02%。 中疾控艾防中心在《艾滋病老年化不容小觑》一文中提到,在几个艾滋病最早开始流行的省份,2020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中,50岁及以上病人占比最高的达60%以上。这些数据说明,近些年中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情况不容乐观,也在逐渐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文章谈到,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随着生活质量提高,中老年人性活跃期延长,老年男性由于性需求往往不被家庭和社会正视等原因,易引发嫖娼等不安全性行为,成为了50岁及以上人群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的主要原因。 中疾控艾防中心在上述文章中建议,应关注老年人的情感生活,让家庭和亲情缓解孤独,让老年人不再盲目寻求刺激,将自己置于危险处境。同时,对老年人做好安全性行为的宣传,最大程度地避免感染艾滋病。 而从孙丽君等临床医生的经验来看,老年人使用避孕套等防护措施的意识不足,在发生高危行为后,能主动求医寻求HIV阻断药物的故事,也大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2020年10月,中疾控艾防中心下发《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技术指南(试用)》,对HIV风险评估、PEP(HIV暴露后预防)适用性评估及实施做了全面阐述,以推进PEP工作在我国实施。 这是一颗十分难得的珍贵“后悔药”。如果能在高危行为发生后2小时内,最迟不能超过72小时,服用暴露后的预防药物,大概率可以“成功自救”。通常需连续服药28天,再于服药后的1、3、6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查,以确定阻断是否成功。

青年学生及失学青年应重点关注

即便有成熟的预防方法和阻断药物,HIV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带来恐慌与巨大经济损失。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报告计算,全球平均每天新增四千余例艾滋病毒感染者,其中三分之一是15-24岁的青少年。 据中疾控艾防中心2021年11月9日发布的文章《青年学生该如何预防艾滋病》,近年来,15-24岁青年学生感染HIV的年报告数均在3000例左右,其中90%以上是通过性接触途径传播,其中以无套的同性性行为为主。 2021年11月,由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办公室发布的《青爱工程“性教育防艾的社会疫苗”探索与实践》白皮报告也显示,2020年全国新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病例近3000例,占15-24岁青年(病例)的22.3%,性传播占98.6%。另外,2020年新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病例中,男性同性传播占81.7%,异性性传播占16.9%。 另一值得警惕的事实是,失学青年的艾滋病毒教育和预防服务。 11月27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围绕艾滋病共刊发4篇研究,《前瞻性研究:15-24岁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的空间分析(2010-2020)》显示,在综合2010年至2020年,我国15-24岁青少年失学艾滋病病例共128646例后,研究者发现,辍学青年仍然占15-24岁艾滋病患者的3/4以上,失学青年应成为防控战略的高度优先群体。 从长远来看,科学的性教育与健康知识传授才是防患未然的关键。研究者认为,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了解失学青年的流行特征,同时加强对热点地区失学青年的艾滋病预防干预和服务。 世界艾滋病日是几月几日,2021年是第几个艾滋病日?-第3张图片世界艾滋病日是几月几日,2021年是第几个艾滋病日?-第4张图片 “世界艾滋病日”,各地开展“防艾”主题宣传活动。 (视觉中国/图)

“四个95%”目标如何达成?

在2020年艾滋病防治“90-90-90”目标未达成后,在2021年6月8日联合国召开的第七十五届艾滋病高级别会议上,各国又承诺了更高标准的“4个95%”目标——到2025年,有效的艾滋病综合预防方案涵盖95%的有HIV感染风险者;到2030年,95%的HIV感染者能得到确诊,95%的确诊者能获得AR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95%的接受治疗者体内病毒得到抑制。 从全球层面看,中国成绩已属上乘。11月27日发布在《中国疾控中心周报》的文章《我国HIV/AIDS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显示,截至2020 年底,在中国的105.3万感染者中,有约97万人(92.9%)接受了ART,其中96.1%接受ART的人能够实现病毒抑制。 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由艾滋病导致的死亡病例数,仍然占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第一位。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层面,减少新发感染者及减少死亡人数的目标仍需进一步提升。 “逐年增高的新发病例人数,使得我们要考虑,到底是检测范围扩大了,还是我们在治疗过程中没有达到HIV病毒完全被抑制(不再具有传染力)的状态,所以才有这么多传染源继续在传播?这是我们的一个很大的挑战。”2021年11月28日,在对最近更新的《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进行解读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汪宁说。 大多数公众并不了解,艾滋病已经是HIV感染的晚期阶段了。人体在感染HIV病毒后,体内有抵御疾病作用的一种白细胞CD4 细胞(亦称T细胞)会受到攻击。 携带者可能在十年甚至更久时间内并无明显症状,而当HIV感染者出现某些特定的感染或癌变时,或者当血检显示血液中的CD4细胞计数低于200时,就已经处于晚期确诊艾滋病了。 “在中国,大约60%的患者就医时都是晚发现——初诊就是艾滋病晚期,传染期基本已经结束,(此前他)作为一个传染源,已经造成了一些高风险人群被感染。”汪宁说。 显然,越尽早发现病情,越早启动规范治疗,患者获益就越高。“过去,我们从诊断到启动抗病毒治疗的时间比较长,有不少患者甚至没等到开展抗病毒治疗,就造成死亡。”国家卫生计生委艾滋病临床专家工作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临床和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在解读《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时谈到。 以阻断母婴传播为例,在2018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中,要求HIV阳性母亲生下的孩子,需在出生6~12小时之内服用抗病毒药物,而2021年最新版本则进一步把时间缩短至出生6小时之内,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干预。 从2002年国家启动免费的抗病毒治疗开始,中国抗病毒治疗覆盖率位于全球前列。而随着我国艾滋病毒感染者突破100万,艾滋病防控任务也变得越来越重。目前,我国获批的艾滋病用药种类比较有限,患者需终身规律服药,但免费的一线二线用药只有七种。 “目前药物的品种不那么丰富,耐药现象已经开始出现,专业队伍的能力建设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也还不够。”中疾控艾防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他同时谈到,为巩固艾滋病防治现有的成效,将疫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应深化推进实施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综合干预、扩大检测和治疗、社会综合治理、消除母婴传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六大工程”,上述“六大工程”已被列入《健康中国行动2021年工作要点》。 南方周末记者 崔慧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