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战国四君子,孟尝君也干“鸡鸣狗盗”的事

口口导航网 文章阅读 199 0

战国时期有四位非常出名的公子,分别是: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一般来说,除了信陵君的名声比较高,比较好以外,其它三位公子则颇有滥竽充数之嫌疑。尤其是其中的孟尝君更被王安石称之为“鸡鸣狗盗之雄耳”,说他是一群鸡鸣狗盗之辈的首领。

在《读孟尝君传》中,王安石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想说: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堂堂战国四君子,孟尝君也干“鸡鸣狗盗”的事-第1张图片堂堂战国四君子,孟尝君也干“鸡鸣狗盗”的事-第2张图片

鸡鸣狗盗这个典故出自于孟尝君,齐湣王派遣孟尝君出使秦国,秦昭王听说他有贤名,就让他做了秦国的丞相,后因臣子的反对又将他罢免,并把他软禁起来准备杀掉。孟尝君听说以后很害怕,就托门客去找秦昭王的妃子说情,对方希望得到他献给秦昭王时的白色狐皮裘。

于是孟尝君这位门客就化装成狗潜入秦国仓库将衣服偷了出来,在这位妃子的说情下,秦昭王放弃了杀死孟尝君的做法,并将他放回齐国。但后来秦昭王反悔,于是派人去追孟尝君,后者彼时正被拦在函谷关无法出境,按照秦国的规定,必须等鸡叫以后才能出关。

孟尝君的一个门客于是学鸡叫,函谷关这才打开,孟尝君一行人这才脱离险境,平安回到齐国。这就是鸡鸣狗盗的来历,由于孟尝君生活的那个时代达官贵族们很喜欢养门客,尤其是四公子养的最多,所以名气很大。

堂堂战国四君子,孟尝君也干“鸡鸣狗盗”的事-第3张图片堂堂战国四君子,孟尝君也干“鸡鸣狗盗”的事-第2张图片

但在王安石看来,孟尝君的贤名不过是徒有虚名,他本质上不过只是一群鸡鸣狗盗之辈的首领。如果孟尝君真的有贤名的话,那么他只需要得到一个贤人的帮助,那么齐国就可以制衡秦国了,而且王安石认为孟尝君的府上都是鸡鸣狗盗之辈,所以贤人才不愿意依附于他。

王安石说的确实有这么一个事实,在孟尝君的门客中,很多都是逃亡在外,无处可去的罪犯,他的宾客中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既有像冯谖这种足智多谋的宾客,也有一无所长的南郭先生。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堂堂战国四君子,孟尝君也干“鸡鸣狗盗”的事-第5张图片堂堂战国四君子,孟尝君也干“鸡鸣狗盗”的事-第2张图片

所以在王安石这种改革家看来,孟尝君这种人实在是徒有虚名,因为他养了这么多门客,结果少有能够辅佐他使齐国变得强大起来的人。王安石是一个作风务实,生活简朴的人,十分看不起那些浮华不实的人,因此他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孟尝君做出了批评。

另外孟尝君这个人心胸狭隘,他经过赵国的时候,赵国人听说孟尝君来了,于是就跑去围观他,发现他身材矮小,于是嘲笑他说是一个身材矮小的小丈夫。孟尝君闻言十分生气,于是纵容自己的门客击杀了数百人,毁坏了附近的一个县才离去。

不过王安石尽管嘲笑孟尝君,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却影射了自己。王安石在变法期间由于遭到保守官僚的反对,很多官员不愿和他合作,而王安石为了顺利推动变法的进行,也罢免了许多官僚,启用一些思想和人格都有问题的官员,如蔡京、李定这些人。

堂堂战国四君子,孟尝君也干“鸡鸣狗盗”的事-第7张图片堂堂战国四君子,孟尝君也干“鸡鸣狗盗”的事-第2张图片

尤其是蔡京,他是通过周旋在变法和守旧两党之间的两面派,王安石在的时候他支持王安石,后来司马光掌权,他又依附于司马光,章惇任相以后他又依附新党。不过蔡京能够游走在两派之间,也确实有他的能力,宋徽宗继位以后,蔡京也得到重用。

但在这位权相的折腾下,彼时的宋朝被他弄的乌烟瘴气,充分说明王安石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在他启用的这些人当中,也不乏鸡鸣狗盗之辈。如李定此人在“乌台诗案”中拿苏轼的诗歌大做文章,试图置苏轼于死地,又拿“乌台诗案”来炒作,对保守派官员进行弹劾,最后连王安石都看不下去了,还主动站出来在宋神宗面前为苏轼求情。

不过王安石也属实无奈,在当时很多人不愿和他合作,集体反对他的情况下,他也确实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尴尬处境。虽然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但事实证明他的为人和品格都远比孟尝君要高出一大截。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