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普通话的来历,普通话为什么能成为国语?

口口导航网 文章阅读 353 0

中国幅员辽阔,有着各种各样的方言体系,方言在语调上基本上互不相同,而为了广泛交流,以普通话为准的语言体系推行了起来,但在推行普通话之前,不少地区的方言都想要以自己官话为主,而作为首都的北京也推出了以北京话为准的“国语”。

国语在历史上也是历经了数代演变,先秦时期推行的官话是古中原的洛阳读书音,也称为洛语,秦代、汉代、东晋也都使用洛语,不过东晋迁都南京,因此产生了金陵雅音,洛语和雅音就成了国语,隋朝在两者的基础上又推行秦音,元代为蒙古语。

明朝时期以及清中叶以前统一都是使用南京官话,不过清中叶以后,官话就逐渐分成了南京和北京官话,主要还是推行北京官话,民国初年,1911年,中华民国召开了一场“中国读书音统一会”,确定以“京音”为主的,兼顾南北的国语。

国语普通话的来历,普通话为什么能成为国语?-第1张图片国语普通话的来历,普通话为什么能成为国语?-第2张图片

南北国语的揉和,让南北各省吵的相当激烈,1918年,钱学同甚至提出“废孔子学不可不废汉文”的主张,“老国语”就语言体系来讲,相当复杂,他提出汉字拉丁母化,一大批留过洋的知识分子也是相继支持。

比如蔡元培、林语堂、黎锦熙、赵元任、周辨明、许锡五等人,就主张用26个拉丁字母来代表汉语当中的声、韵、调,去掉老国语的南方尖音和入声等,这一个大改,完完全全就以北京腔为主。

推行不到两年,又爆发了问题,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都没有解决基本的国语问题,1949年任职小学教材叶圣陶又开始着手“新国语”,他认为推行普通话是第一要任,他认为国语理当以“北方话”作为基础,但北京腔不宜作为国语声调,这不利于孩子们学习。

1955年,叶圣陶的提议通过了,全国又展开了一场“文字改革”会议,不能用北京腔的话,粤语和陕西话被推了上去,粤语是广府民系的母语,发源于中原雅音,具有相对完整的九声六调。

粤语影响力相当大,在海外都有不少的国家以粤语作为语言基础,不过粤语只能适应沿海地区,不适应大多数地带,而陕西话就有这个优势,陕西话属于中原官话,它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发展。

历经十三个朝代,大概有两千多年历史,中国的文化、语言、文字都是在陕西话的基础上创立的,而且陕西话只有4个声调,比起粤语要好学的多,加上文化体系,也更加容易接受。

陕西人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性子十分豪爽,一口陕西话更是让人觉得亲切,但最终普通话还是使用了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方言作为普通话的基础,滦平话比北京腔更字正腔圆,在语感上更加显得清晰,明确。

标签: 文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