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指的是哪三农?它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口口导航网 文章阅读 1625 0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三农指的是哪三农?它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第1张图片三农指的是哪三农?它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第2张图片

“三农”问题是一个大系统,“三农”与“非农”是一个更大的且更为复杂的系统,具有易相发展关系的特征。

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

1996年以来,农业步入一个困难时期,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2000年3月,时任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在给上总理书中列举了农村中触目惊心的危机: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谎言”、假话如“真理”。李昌平的上书通过媒体震动了全国,“三农问题”的危机暴露在公众面前。

三农指的是哪三农?它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第3张图片三农指的是哪三农?它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第2张图片

“三农”最先提出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来三农的提法逐渐被官方和媒体所引用,在1978年中国开始提出改革开放后的三四年,虽然三农问题有了明显改善,但是面临的问题仍然突出,在改革开放的后几十年,国家的发展重心几乎都是在城市,城市的发展特别工业的发展对农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使得“三农”问题存在着潜伏性危机,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加以重视和处理的话,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2008年召开的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对三农问题进行了历史性总结,提出了三个最需要:第一,农业基础最薄弱,最需要加强;第二,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第三,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从此,农村发展改革有了目标,指导思想以及遵循的原则,大会指出“三农”问题仍然是中国当前改革的焦点问题。

三农指的是哪三农?它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第5张图片三农指的是哪三农?它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第2张图片

“三农”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所长期积攒下来的问题,要想短期内得到解决非常困难,因为中国农民数量非常多,解决规模非常大,牵涉面非常广,所面临的问题又非常多,要经过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相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有信心也有能力去一一解决。

三农指的是哪三农?它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第7张图片三农指的是哪三农?它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第2张图片

为何“三农”问题成为关注热点

影响社会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等11个部委抽样调查,平均每个乡镇党政内设机构为16个,其人员平均158人,超过正常编制的2—3倍;平均每个乡镇下属单位为19个,其人员290余人。严重超编的吃饭人头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一部分政府机关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入不敷出,而这种财政状况正是农村滥收费的根源之一。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农村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2124扩大到0.3361,增幅过快,也远远大于城市的增幅(0.16-0.295)。能否在201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看“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

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农村发展形势的恶化,诱发的农民反抗时间逐渐增多,规模逐渐加大,出现了反抗形式逐渐升级,出现暴力化趋向。“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劳动力过剩 就业压力大

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四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

三农指的是哪三农?它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第9张图片三农指的是哪三农?它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第2张图片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因为,每种观点都既有说服力又有其难以应答的“死穴”。但是学者们却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三农问题”的其实就是农民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

城镇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

国民待遇

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三农指的是哪三农?它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第11张图片三农指的是哪三农?它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第2张图片

减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

政府措施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标签: 三农 农民 农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